其他
教育也疗愈|这个冬天,一起来感受下别样的温暖
玩着玩着,孩子们开始觉得热了,一个穿粉色外套的小女孩取下了一直戴着头上的帽子,露出了极短的寸头。原来,这些戴着帽子上课的孩子,都是“大病”儿童。因为生病,他们中很多人都不得已中止了学业,从外地来京治疗,他们的日常也都围绕着检查、治疗展开。
为了让这些孩子在治疗之余,能感受到快乐,好未来公益基金会联合静思书院发起“教育也疗愈”活动,由励步志愿者老师每周为孩子提供2小时的线下素养课,共有8期。在最近一期的公益素养课活动结束后,我们采访了两名志愿者老师,来了解下背后的故事。今天,让我们一起来感受下这份冬日的温暖。
破防的瞬间太多了
王培龄是励步素养中心的一名益智课老师,这是她第一次以老师的身份参加公益活动。内心柔软的她,每一期志愿者活动结束后,都得好好整理下情绪,因为“破防”的瞬间太多了。 一开始,王培龄和其他人一样,担心孩子们会因为长期受到疾病的困扰,上课时,无法集中注意力。但等到课程开始后,她才发现,对待上课这件事,他们反而比同龄孩子更投入、更认真。
在这个过程中,有一个小女孩深深地触动了她。那次,她和搭档一起带来了“数学华容道益智游戏”。这个游戏有时候需要一些运气才能玩得很好。 在王培龄眼中,那个女孩很乐观,很开朗,“她很喜欢笑,也喜欢和身边的孩子聊天”。然而,在玩的过程中,小女孩一直遇到了解不出的情况,只好向老师寻求帮助。王培龄耐心地解释,不是因为她玩不好,而是这个游戏确实存在无法解出的问题。 日常教学中,王培龄遇到过很多类似的情形,大部分孩子听到这个话,就会重新再玩一次。一些性格不太好的孩子,就会发脾气传递不满。但这个孩子反复嘟囔着:“哎,我的运气真不好。” 看到女孩比同龄人更瘦小的身体,一下子,王培龄感受到了她内心的沮丧,瞬间“破防了”。 类似的瞬间有很多。有一个6岁的孩子,因为各种缘故迟到了。为了帮助孩子赶上进度,王培龄专门来到孩子身边,想要教他学习已经讲过的内容。在沟通的过程中,她注意到,孩子的小手有些脏。 教了好一会儿后,孩子仍然出各种问题。这时候,妈妈告诉她,孩子看不见。“听到这话,我整个人就愣住了,瞬间就明白了为什么孩子的手不太干净”。这让她心酸极了。
调整好状态后,她握着孩子的小手,一边讲解,一边玩起教具。
“这些孩子值得一切最好的”
黄翠红是励步素养益智课的一名资深教师,有着多年的授课经验。性格开朗的她,喜欢让孩子叫她“红绿灯姐姐”。 一次偶然的机会,她成为了这次活动的志愿者。但这个“带娃高手”却很害怕见到这些孩子,给他们上课。作为一个泪点很低的人,这是她第一次接触到这样特殊的孩子,“我害怕会因为心疼或者难受,控制不好自己的眼泪”。 但当那天到来的时候,她这种害怕就被抛之脑后了。“虽然身体有异于正常孩子,但其他的地方没有什么区别。他们对知识的渴望和参与课堂的积极性甚至远远超过了同龄的小朋友。”
课堂上,孩子们不仅积极地与老师互动,还会主动提出自己的需求。原来有个男孩有点近视,看不清楚黑板上的字,便主动提出调整下位置,还建议老师“下一次请小朋友们做题的时候,可以读一下题目”,帮助大家更了解自己需要做什么。 最让黄翠红感触的是,“他们不仅会主动在课堂上给老师提需求,也非常勇敢地说出自己的疑问。” 教室里有个女孩,性格比较内向,课堂上不爱和老师、同学交流。在数字华容道课程,自我挑战环节时,她遇到了一个问题:在送数字回家的时候,数字2总是在数字1的下面,到不了自己的位置上。遇到这样的难题,这个性格内向的女孩竟然主动向黄翠红寻求帮助。 “虽然我不是很清楚这些小朋友都在遭受着什么样的磨难。但是他们的勇敢和对生活的热爱深深地打动了我。上帝为他们关上了一扇窗,但与此同时,也为他们打开了聪慧、机敏、对生活充满活力的大门。这些孩子值得一切最好的。”
(活动现场)
后记
“教育也疗愈”公益课活动已经进展到了第5期了,每期活动中,我们都能看到一些熟悉的面孔。
有一位家长告诉我们,孩子的日常生活都是围绕着各种检查、治疗、手术,不是待在医院就是待在出租屋。孩子上完第一期课后,变得很开心很多,非常期待着下一期的课程。
我们也从工作人员方面了解到,因为家里经济条件有限,这些孩子们都是第一次口才课、益智课。
这些生动有趣的课程给他们日常增加了别样的色彩。让他们在并不美满的日子里,有了新的期待。